隨著近日《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》即“土十條”的發布,我國將開展大規模土壤污染防治和修復工作。這顯示了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正逐步深入、不斷完善,也為環保產業提供了生長的“沃土”。
近年來,隨著“大氣十條”“水十條”相繼出臺,環保產業開始“加速跑”,超過了同期國內生產總值8%左右的增速。據統計,2012年至2015年,我國節能環保產業總產值從29908.7億元增加到45531.7億元,年均增長14%;未來較長時間內,仍將保持15%到20%的增速,預計到2020年節能環保產業產值規模將超過10萬億元,發展潛力不可小視。
“土十條”的發布,必將喚醒巨大的土壤污染治理需求,對于環保產業來說,自然意味著更大市場機遇。根據環境產業發達國家經驗,土壤修復產業在環保產業中的比重通常高達30%~50%。因此,業內人士普遍預計,土壤修復的市場規模未來至少應和大氣、水污染治理市場等量齊觀,也將達到萬億元級別。
如此龐大的市場,顯然不可能光靠政府單方面投資來完成,必須充分借鑒我國在大氣、水污染治理方面的成功經驗,大力引進社會資本,充分發動并依靠市場的力量。多年的發展實踐也證明,環保產業已成為我國環境治理的主力軍,涌現出桑德、首創、碧水源等一大批優秀企業,在解決環境問題的同時也促進了經濟發展與就業、回報了社會。
當然,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,目標和現實之間還存在巨大的鴻溝。相比大氣、水污染治理都已經有比較成熟的技術、經驗和商業模式而言,土壤污染治理形勢更加嚴峻、情況更為復雜;如發達國家至今也無法解決重金屬污染土壤修復成本過高的問題,這意味著現有的相關技術不具備大規模推廣的可行性,難以產業化。加上缺乏法律法規、政策規劃的要求和指引,因而一直以來,土壤污染治理在我國還處于前期探索階段,市場難以啟動,更談不上充分發育;相關產業力量更是嚴重不足。
環保部數據顯示,我國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企業從2010年的10多家增加到近1000家,從業人員從約2000人增加到近1萬人;項目數量累計達300多項。雖然從總體看土壤修復產業在技術儲備、人員隊伍等方面具備了一定基礎;但近千家企業、平均每家企業僅10人左右的規模,也充分說明了行業當前小、散、弱的現狀。這與“土十條”實施預計可拉動GDP增長約2.7萬億元、新增就業200萬人以上的目標相去甚遠。
因此,必須大力發展環保產業,帶動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加速。要加快制定《土壤污染防治法》以及系列法規、標準體系,及時出臺產業政策;充分發揮財稅政策和政府投資“四兩撥千斤”的杠桿撬動作用;鼓勵社會資本進入土壤環境調查、分析測試、風險評估、治理與修復、工程設計和施工等環節,完善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產業鏈,形成一批專業化的土壤修復企業。在實踐中不斷完善技術和管理,形成成熟的商業模式,以產業化思路解決土壤污染問題。